这一次,走进「啸:声色如虎」的世界。在这个视觉感官、肢体体验被全面打开的空间里,让我们大声啸出内心的声音。希望每一个时代洪流中的普通人,都能更积极地面对新一年,大胆走进人群中,走到公众场合里,在“啸”声中,展现真我,让一切难过和沮丧,都得以释放,让自我的表达成为点亮时代的声音。
当人作为个体出现在社会里,难免会受到外部的影响。无论是消费主义、社会关系还是具像化的KPI、996.....我们常常因外力焦虑,在集群生活里隐藏克制。真我的情绪表达难道不重要吗?当然重要,或许我们该用“啸”的方式去呈现一次。策展人这样与我们说。 新年之际,由百威啤酒联合UCCA Lab和四位(组)艺术家呈现的这场展演,邀请所有人全情投入展现真我。在中国传统的虎年,借以虎寓意的顽强生命力,在本该“声色不露”的公共场所发出新年第一“啸”。
在历史上,“啸”既是一种前语言表达和天籁之音,又被看作是一种旷达而不拘世俗的表现。在古人的诗词歌赋里,“啸”更透露出一种原始的共通性,将人类精神与自然精神相通。作为一种发自内心的天然表达,四位(组)参与展览的艺术家们也借用程序算法、自然形象、光线、颜色、声音等作为媒介,表达出他们内心的“啸”。
硕士毕业于伦斯勒理工学院电子艺术专业后一系列关于算法的作品受邀在全球各个媒体艺术与电影节展览展映
越过红线矩阵,看到的第一件作品便是郭锐文 × 3ASiC的《啸》。 通过探索、定制、组合不同的计算机程序算法,郭锐文创造了一系列脑洞大开但又遵循某种秩序的视觉艺术作品,呈现一种独特的美学表达。 在郭锐文看来,「真我」是一种自己觉得舒适的状态,并且这种舒适是不基于别人目光或是别人如何看待你的。在这样一个状态里,人可以慢慢包容,接受自己,甚至是卸下自我伪装,完全不需要对外表演。
《啸》作为本次展览上的第一件作品,可以经由“声音”贯穿整个展厅。 郭锐文在现场放置了一个麦克风,观众可以对它啸出自己的心声。与他合作的声音艺术家3ASiC设计了一个声音程序,通过一些声音变形,实时将这些采集的声音变成类似老虎的咆哮。同时,郭锐文也会利用这些声音频率,经由算法,将声波变成一个老虎斑纹的视觉形态。
观众置身其中,会感受到虎纹不断向远处传递,又裹挟而来。在这种开放式实时反馈的形式里,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内心抒发想法,与自然界的“自我”尽情对话。 在这场极具理性思维的创作中,郭锐文没有设定观众会给予他何种声音或是情绪上的反馈,如他所说,“新一年,希望每个人能找到一种让自己舒服的、自得自洽的状态就好了。” 就像是他写一个程序,当被一个bug困住的时候,往往可能需要在一个更大的视角下,去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从层层包裹的红线里再度走出,扑面而来的是艺术家许倬尔的作品《太和》。
作为一个“真我”派艺术家,许倬尔15岁起就开始疯狂书写情绪。而今,美术馆里、高楼间、大海边、城墙上......都能看到她基于自我视觉,审美和情绪创作的作品。 这一切的经验都源于去感受。“现在很多人已经都习惯了,走马观花对待这个世界,但这是不对的。全神贯注,才是人能够体验到真我,感受到生命流动的最好时刻”。 对许倬尔来说,在骑车或创作的时候,那种全情投入,不断去释放和体验生命力的过程是一种“啸”的状态,一种能量的传递。
作品《太和》延续了她“色彩实践”中对感官体验和色彩本质可能性的探索。色彩是随机的,是个人情感体验的产物。在“色彩实践”的场域里,每个观者每时每刻的体验都是抽象的精神化的,从不断变幻的感官体验,进而转向对内的自我探索。
展览中,标志性的圆环装置中漫射出红色光晕,与玻璃窗外的圆形摩天轮相得益彰。四周缭绕的烟雾,像是一个进入平行时空的指引。当白色烟雾穿过前方的镂空虎形雕塑,观众置身身其中,能感受到“虎啸而风生”的奇妙意境。许倬尔说,这抹鲜艳的红色,既是她情绪的写照,又是对大家2022年的一个期许。红代表圆满;而虎作为生灵,可以回归到人性的信仰和关怀。在这个作品里,她希望观众既能审视和回望过去这两年的自我,又能充满希望地迎接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未来。
从玻璃展厅出来,经由红色矩阵再次步入一个电路金属质感的黑色房间,便到了音乐人黄锦和视觉艺术家Mian创作的《鳞虫之七》。这对将非遗视为重要灵感来源的组合,再度让经典的图腾在音画交互的演绎中“炸”了起来。
当被问及他们对于“真我”的理解,黄锦随即说道,很多人觉得逃离现实是追寻真我的一种方式,但在他看来,逃离现实最好的方式就是深深的介入现实。在Mian看来,人要慢下来去感悟、审视自己。“借由作品,希望能提醒大家不要太依赖外界,而是寻找到自我的意义和本质。把速度慢下来,从深层的去感悟一些事情,这一整个过程,也是「啸」的实现”。
作为《鳞虫之长》的延续,《鳞虫之七》其实是鳞虫之长瑞兽龙的第七子老虎“狴犴”。这个系列的创作源于他们在四川成都的黄龙溪古镇,看到过火龙舞这样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人会把熔化的铁掏出来,用一个木板去把它击碎,打向天空,就像烟花的效果是一样的。当场地照亮,能够看到一条龙在铁花的氛围里在游走。”
中式涂鸦代表艺术家,作品遍布世界各地曾被美国前沿杂志《Complex》评选为“二十五位一定要认识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一
无论是自然,还是动物,在他潇洒恣意的画笔下,一幅幅标志性的画作诞生。有国画的浓淡相宜、圆润有致;也有涂鸦的色彩鲜明、个性张扬。无一例外,这些都是属于陈英杰真我的呈现,“真我就是接受不可控,找到下一个临界点。”
陈英杰作画时有一个“怪癖”,他喜欢将喷漆泼溅在一整面墙上,然后再用细笔勾勒。在他的作品里,你看不到技巧的堆砌,很多时候都是即兴发挥。在这次展览上,他同样用丙烯创作了一副泼墨作品《扑火02号》。从构思到落笔一气呵成——在混沌的火焰中凝聚力量,在撕裂的咆哮中释放自我。“「啸」它是一种喊出来的方式,扑火是一种你跳入这种高温的状态下去融化自己,一种重塑的过程。它代表我不甘于每一次创作,以前我跑赛车的时候,在赛道上也是一种自我博弈的过程,不断突破自我。”
◆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