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充实的8天,是属于电影,却又远离院线片的8天,以至于,《图兰朵》我还一直没腾出时间去看,心心念念。
与往年一样,今年是迷影精神赏与平遥的又一次合作,由迷影精神赏选择三位评审,参与平遥影展,并在藏龙单元的数部新导演或青年导演作品当中,选出最值得鼓励的影片,颁出“迷影选择荣誉”。
对我这种影迷来说,没白天没黑夜的陷在电影里,总是很快乐的。哪怕,看到的电影未必都是佳作。
今年的平遥很难,想必大家都看在眼里,包括片单发布的一拖再拖,背后的故事应该也有很多吧。而影展期间,也看到不少朋友在吐槽,说今年的平遥不行,不如往年,或者平遥越来越不行了……
但我还是觉得,你要这么看这个事情。平遥影展,其实只是当下华语电影的一个缩影罢了,它只是一个窗口,一个表征。平遥为什么不如之前呢?
嗯。
何况,平遥影展也并非真如很多人口中那么不堪。
最起码,我们还是在其中,看到了很多不错的影片,比如《童一个世界》《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看见什么》等等
卧虎单元的《童一个世界》,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影片,一部很看起来很轻巧,但实际又很沉重,很有回味的片子,一个以儿童世界寓言成人社会的影片。视点集中,拍摄也很精炼,我是很喜欢的。
刚好刚刚在车站遇到谢飞老师,他也对这片子没有获奖表示遗憾。
当然,评奖这东西,本就是很主观的事情,终究会有些人开心,有些人遗憾。
比如,我们今年的“迷影选择荣誉”,同样竞争很激烈。
即便,上面还说很多人吐槽今年平遥不行了。
但选择,还是很难做啊!
今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两部影片,一部是魏书钧导演的《永安镇故事集》
另一部则是孔大山导演的《宇宙探索编辑部》。
刚好两部影片在豆瓣都开分了,而且评分都不错(全在8分以上)。而从我的观感来看,这两部影片,也确实是今年非常难得了两部青年导演佳作。
最终的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宇宙探索编辑部》最终获得了我们今年的迷影选择荣誉的鼓励。
此外,影片还获得了青年评审荣誉·影片、费穆荣誉·最佳影片,所以,一共连拿三个最佳影片表彰,成为昨天晚上平遥的大赢家。
对于《宇宙探索编辑部》,迷影选择荣誉的评审团认为: “这是一部处处闪耀着智慧火花的电影。 世俗生活的困窘尴尬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交替出现,科幻世界的幽玄与荒诞不经的乡野传说精巧嫁接。伪纪录片的形式、高信息量的画面与高密度的节奏,带我们进入了一个游走于现实与臆想之间的奇妙世界,而这背后是一个普通中国人那可笑而又可叹的理想哀歌。 影片融科幻、奇谈、现实于一炉,轻巧、戏谑却又极接地气地为我们打开了一条我们未曾预料到的中国科幻片的崭新路径。”
颁奖现场,导演孔大山显得很镇定,他攥了攥手中的奖杯说:“谢谢评审,这是我的第一个电影,平遥电影展也是我来到的第一个电影节,是这个电影的第一个奖,谢谢。” 在《宇宙探索编辑部》最初的海报上,写着这么一行字“探索中国科幻电影的另外一种可能性”。 没错,它确实做到了。
更难得的是,这样一部看起来很恶搞、很讽刺的喜剧,内里却有着一个略带悲剧的内核,就像导演孔大山的描述,这更像是一曲失败者之歌。
你在这略带荒诞味的影片当中,也会看到几个顽固到近乎疯狂的角色,他们愚蠢、疯狂,却又让人觉得单纯与天真。
恰是这样的一群人,才会让这部电影,更有味道吧。 在这个基础上,豆瓣的高评分,媒体的热捧,以及平遥三项荣誉最佳影片也就都在意料之中。 口碑爆棚之后,编剧兼主演王一通保持了一贯的冷幽默风格,回应说首场放映之前就对这个局面“预料到了,但没完全预料到”。
就像我们上面说的,今年的评审工作,其实非常纠结,大家都在两部影片中犹豫不决,其中一部是《宇宙探索编辑部》,而另一部,就是《永安镇故事集》。
你能明显感觉到,魏书钧这几年的成长与进步。从当初的短片《延边少年》,到去年的《野马分鬃》,一直到今年的《永安镇故事集》,他的进步非常明显。《永安镇故事集》比《野马分鬃》还是进步很多,这种进步,也让人对魏书钧导演的未来,充满期待。
《永安镇故事集》在题材上,其实是《野马分鬃》的延续,是又一部对电影行业的反思。魏书钧是个特别聪明的导演,他擅长在自己的生活中获得灵感。《野马分鬃》来自他大学期间的经历与思考。而开始做导演了,就有了《永安镇故事集》。
《永安镇故事集》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是一个关于剧组的故事,也属于元电影的范畴。而且,在这部影片当中,电影内与电影外的互动非常密实,彼此的互文意义也非常有趣。
影片在平遥放映的反响特别好,一定程度也源自平遥的观众很多本就是电影圈内人,或者媒体与资深影迷,大家更能迅速get到片中的各种梗与嗨点。甚至很多导演的客串,都会引来笑声与掌声。
于是,如果你很熟悉电影圈这些梗的话,这个片子一定会有特别多有趣的细节能逗到你。
所以,虽然我们没有把迷影选择荣誉颁给永安镇,但这同样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影片,这没有问题。
今年平遥闭幕式,放映了贾樟柯与宁浩共同出演的影片《地球最后的导演》。在片中,两位导演一直念叨“电影不能死”。
而在现实中,如果有这样越来越多的新电影人,年轻人投入到电影创作中去,推出更多新鲜的作品,电影就不会死,新导演们,才是电影的希望!
与平遥国际影展共同打造的迷影选择荣誉也是我们为了鼓励中青年电影人、支持新鲜华语影像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未来,我们希望有更多电影节展与迷影精神赏联手,共同打造属于华语影评人的费比西奖,为新鲜的华语影片发出更多呼声,将更多优秀的华语电影带到热爱电影的观众面前。 也希望,大家在未来,可以多多关注我们的迷影精神赏,也多多关注,属于华语电影的未来。 我也会尽我所能,带大家认识更多新的青年导演和他们的作品。 更重要的还是,希望这些电影能尽快被大家看到。
毕竟,被观众看到之后,电影才真正完整。
文章来源:虹膜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